All rights reserved ©2021 Jinko Power.Powered by Webfoss.浙ICP备15009312号-1
2024-11-14
TOPCon、HJT和IBC三大电池技术争雄之际,同样被视作下一光伏技术路线的钙钛矿正快速走向公众视野,成为各大厂商着力攻关的一个方向。
近日,显示器面板巨头—京东方宣布进军钙钛矿。至此,继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之后,钙钛矿领域又添实力大厂。
前不久,比亚迪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已经拥有专业的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研发团队,并将加大研发投入,成立光伏技术学院。
比亚迪进入钙钛矿领域并不意外,这家新能源巨头早在2008年成立了比亚迪太阳能进入电池、组件领域,至今15年过去了,在组件领域还未搞出大名堂,国内Top15组件出货榜还见不到身影。因此,提早布局钙钛矿领域,显示比亚迪在光伏领域不再甘做跟跑者。
对于全新的一种电池技术路线,谁先布局,先取得技术上突破,那就意味着抢占了战略制高点,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所以,押注这一技术路线的厂商队伍不断扩容,其风头之盛不亚于2022年的HJT。
在众多涌入钙钛矿赛道厂商当中,协鑫光电是先驱者之一。协鑫光电的前身是厦门惟华光能,成立于2010年,2013年开始研发钙钛矿技术。2016年底,协鑫集团并购了惟华光能,成立了惟华光能全资子公司协鑫纳米。2017年,协鑫纳米建成了10兆瓦级别钙钛矿光伏组件中试线。
2019年底,协鑫光电成立,协鑫纳米为母公司,范斌任协鑫光电CEO,范斌师从钙钛矿结构电池发明者迈克尔·格拉策尔。2020年,协鑫纳米开始建设100兆瓦钙钛矿组件量产线。2023年11月23日,协鑫光电推出的1米×2米钙钛矿单结组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8.04%,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这标志着协鑫光电跨过18%的转换效率门槛,下一步将致力于新一代钙钛矿叠层组件研发。
除了协鑫光电之外,钙钛矿先驱还有成立于2015年的杭州纤纳光电,这家公司在钙钛矿领域已耕耘了8年,并于2022年初建成了百兆瓦级规模化产线。
类似TOPCon循序渐进、螺旋式的发展,钙钛矿同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推广、研发和应用过程。技术的不断取得突破,产业化条件日趋成熟,吸引了更多厂商的进驻。
在协鑫光电、纤纳光电之外,这个赛道的玩家还有中国华能和中国核电等实力央企,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两大汽车巨子,显示面板巨头京东方,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房地产巨头华纳集团,风电巨擘明阳集团,以及仁烁光能、光晶能源、兴晟能源、大正微纳、众能光储、正非能源、无限光能、光因科技、极电光能、黑晶光电、奥联光能、柯林电气和柔烁光电等20余家公司。
中国华能是较早从事钙钛矿研发的央企,研发主体为旗下的华能清能院。今年2月,华能清能院和关联方众能光电曾先后对奥联电子钙钛矿大神胥明军履历提出质疑,一度给火热的钙钛矿概念降了温。
尽管被胥明军“涮了”一把,还摊上了官司,奥联电子进入钙钛矿领域的决心并未动摇,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11月14日,奥联电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3年4月建成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验室,另50MW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线已完成核心工艺设备的单机调试。
更早些时候的2022年3月,长城汽车宣布布局钙钛矿。5个月后,长城汽车又宣布与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光伏组件及BIPV产品生产线、100吨钙钛矿量子点生产线、全球创新中心及总部大楼。
2022年12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学院将与华纳集团共同组建东营钙钛矿电池研发中心,建设联合实验室,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进入2023年,钙钛矿领域签约、开工和投产的项目也较2022年明显增加。总投资50亿元,众能光储3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签约重庆;总投资32.3亿元,正非能源钙钛矿隔膜电池组件项目落户新疆;6月27日,中国核电通过了《关于柔性、刚性钙钛矿商业级中试产线研发科研项目立项的议案》。
2023年4月12日,总投资30亿元的极电光能钙钛矿产业基地项目在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工。这是全球首条1GW钙钛矿光伏产线。5月18日,总投资100亿元,黑晶光电7GW钙钛矿叠层电池+7.5GW新型组件项目于湖北宜昌开工。10月5日,仁烁光能150M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量产线设备搬入。
就在11月25日,宁德时代取得一项名为“钙钛矿电池、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用电设备”,授权公告号CN116322083B,申请日期为2023年5月。
同时,北京兴晟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兴晟能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光因科技已完成一笔5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这是目前钙钛矿领域最大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转转集团和梅花创投。明阳集团在钙钛矿电池研发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经测试,在5×5尺寸基板上电池效率达22.30%,创造了钙钛矿薄膜电池效率新纪录。
此外,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等一线光伏厂商均有钙钛矿相关技术储备。
在备受追捧的钙钛矿技术方面,晶澳研发已投入钙钛矿研发设备,制定了小试、中试、量产的路线图。
今年上海SNEC光伏展上,通威股份明确TOPCon与HJT并行,IBC、钙钛矿等全覆盖的技术发展路线。通威于2022年建成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1.13%。
晶科能源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取得重要突破,经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检测,其转化效率达到32.33%,大幅提升了同类叠层电池的转换效率水平。
11月3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最新认证报告显示,由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到33.9%,刷新了此前由沙特国王科技大学保持的该领域电池效率33.7%的世界纪录。
华晟新能源预计其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中试线于2025年投入使用,中试线电池片平均效率将达到28%-30%。
不同于BC电池赛道布局厂商有接近20家之多,现有产能却主要集中于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两家,钙钛矿领域的玩家正在加快扩产的步伐,产能较小也极为分散,但推进的速度比较快,无论是厂商本身还是金融资本进入该领域的热情较为高涨。
当然,面对钙钛矿技术的火爆,市场上不乏冷静的声音。
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先进技术部长龙巍认为,无论是单结还是叠层钙钛矿产品,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最终是否被市场接受。相比于单结钙钛矿,叠层电池相对更容易被市场接受。
龙巍解释称,“这是因为叠层电池是在现有的晶硅组件上做加法,成本上涨不明显。但叠层电池只有在成本、良率、性价比等方面做到能与晶硅相提并论时,才会有初步的市场竞争力。”
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徐希翔坦言,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距离真正实现产业化,预计还要7年的时间。在他看来,未来7年无论是钙钛矿或是其他宽带隙技术,仍然要不断地创新,从而解决长期可靠性等问题。“举例来说,当前晶硅组件首年效率衰减低于1%,未来生命周期中每年衰减在0.3%左右,但钙钛矿组件的衰减要明显更快。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徐希翔说。
尽管如此,在中国华能、中国核电、比亚迪、长城汽车、宁德时代、京东方、华纳集团、明阳集团等产业巨子,以及协鑫集团、晶科能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和天合光能等一线光伏厂商共同发力下,钙钛矿的产业化已经走在路上。
相信在各大实力玩家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下,钙钛矿技术取得新突破,成为新一代电池组件的主流只是时间问题。(草根光伏综合)
原文标题:十余产业巨头押注,钙钛矿风起!